研究实锤:选择另一半最大的错误——跟着感觉走

习安心理
2019-11-07


对单身的人来说,生活可能像是这样:日常吃狗粮的日子


乍一想,两个人在一起,有人陪不会孤单,有人关心多甜蜜。


但研究显示,两个人在一起如果关系良好,快乐的时间会比单身状态要多得多,然而两个人关系不好,感到痛苦的时候也要比单身时候的要多——真是有得必有失啊。



这才是现实


所有有关幸福与不幸福的亲密关系之间的研究都在显示,一段关系的好与坏,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伴侣。


其实,说起来很好理解,选择一个伴侣,意味着你在选择很多的事情,包括选择未来要和你住在一起舍友,一起教养小孩、会深深影响孩子的人、要一起吃大约 2 万餐的另一半、要一起旅行 100 次的旅伴、你大部份的休闲时间与退休后的朋友、给你工作建议的人等等。


当然,尽管人们也会离婚,但一般来说,没有人是奔着离婚的想法去结婚的,大部分还是希望跟另一半可以白头偕老的。




所以这个对伴侣的选择如此重要, “远比我们想象的”重要的人生大事 ,结果,我们认为,或者别人说服我们认为,要跟着感觉走,不然就不懂得爱。


让我们的心理学家们来告诉我们,跟着感觉走对不对!


人们往往不知道自己在一段关系中想要的是什么


研究显示:人们通常在单身时,很难预测后来他们的感情状态会是什么样子。在实验中,那些快速约会的人,常会在现实生活中,表现出自己的偏好,然后在几分钟后就证明自己是错的。from 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 by Eastwick, Paul W.)


这不足以惊讶,人生中,你通常不会很擅长某些事,直到你做了很多次。


不幸的是,在恋爱这件事上,不是大家都有机会能好好进入一段认真的感情关系,时间没有这么多。因为一个人在交往时和单身时候的个性很不一样,所以单身的人很难知道自己想从一段关系中得到什么。


社会主流文化常常还给我们很糟的建议


l 社会主流文化认为,应该让爱情领导我们的行为与思绪


说到恋爱,社会主流文化觉得对此毋需想太多,觉得要看缘分,是命,因此跟着感觉走 、期待最好的。


如果某人去学习如何选择人生伴侣、和拥有健康的感情关系,如果他们做出一个详细的行动计划来找寻另一半,主流文化会说他们是:


1. 过于理性的机器人

2. 太担心这件事了

3. 直男癌。




然而, 如果一个公司老板做事业用这种约会的模式——不计划,不学习,看什么有感觉就投资什么——不要你觉得,我只要我觉得,显而易见,这种方式失败的机率非常大——而这就是社会想要我们约会的方式。


l 社会认为我们扩大搜寻潜在可能的伴侣是一件坏事


主流文化认为,网恋,游戏中的恋爱都是不靠谱的,如果你说你的对象是奔现认识的,很有可能会受到怀疑的眼光待遇,主流文化会觉得,与人生伴侣相遇的“正确”途径是因为缘分、因为偶遇、因为相亲,因为通过别人介绍。


然而,在一项是机会还是喜欢,主导人们选择了目前的约会对象的调查显示,人们通常约会的人都是因为“机会”,因为近水楼台——因为碰巧的机会所以跟对方约会的人高达98%,只有 2% 是自我的渴望。


换句话说,你未来的约会对象或者是最终的伴侣,和可能就是你现在所接触到的圈子,还不管那些候选人离你的理想型有多远。因此扩大我们的朋友圈,认识更多的潜在异性,意味着你有机会选择与你更加契合的伴侣。


l 社会催促着我们


社会有一个强大的主流文化,认为在变得太老之前一定要结婚。


而“太老”指的是 25 ~ 35 岁,看你的环境而定,一般来说,一线城市上限更高。规则应该是“不管你做什么,就是别跟错的人结婚”。




社会主流文化觉得超过 37 岁以上还单身的人一定比 37 岁拥有两个孩子的但婚姻不幸福的人更不快乐。


然而这根本不合理——前者和幸福婚姻只差一步,后者可是得先经历不幸福或混乱的离婚,才能追上单身人的位置。


生物学根本帮不上我们的忙


当我们开始和某人见面,感觉到微微的兴奋感,我们的生理就会变成“okay,我们开始吧”模式,然后用一连串的化学物质来影响我们,让我们配对(情欲)、 fall in love(蜜月期)然后决定共度未来(依恋)。


如果我们没有这么喜欢某人,大脑通常会重载这个过程,但如果在中间地带的话,正确的做法可能是继续下去并找到更好的人事物,我们通常会屈服于化学物质 的变化,最后就匆匆订婚了。


所以当一群不知道自己想在一段关系中得到什么的人,他们被社会告知他们应该找到一个人生伴侣,但他们还得不能想太多、不能探索太多,而且还要快一点,还不能太晚才生孩子,你明白什么了吗?


一群人为了这些烂理由做出人生重大的决定,也有一堆人做错了他们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。


分享
写评论...